• 我国数字产业集群加速成长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我国数字产业集群建设热度走高,一些地方开展了不少积极探索。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具备哪些特点?与之前认定的先进制造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相比,有哪些不同?在推动数字产业集群发展上,各地形成了哪些经验?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 江西高安陶瓷五年巨变:四陶企跻身全国20强
    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建陶发展几经沉浮,产业格局变化翻天覆地,传统的“三山一海夹两江”分布早已面目全非。一批传统陶瓷产区囿于资源、能源、政策等多方限制日渐衰落,此消彼长之下,一批新锐陶瓷砖产区如滚滚后浪,快速崛起。高安陶瓷便是其中的一个例子,2022年,高安以38家建陶生产企业、130条生产线、7.98亿平方米年产能,再次成为“全国(县级)建陶产能规模最大产区”,这也是高安陶瓷连续多年蝉联“全国(县级)第一产区”。
  • 晋企组团亮相俄罗斯鞋展,炫龙纺织企业现场签下10万双意向订单
    泉州炫龙纺织一行人跟着晋江市商务局组织的晋江展团,从泉州晋江国际机场出发,前往俄罗斯参加俄罗斯莫斯科国际鞋类、鞋材及鞋机展暨俄罗斯国际箱包及时尚配展(简称“俄罗斯鞋展”),本次晋江展团共有10家晋江企业同行参展。
  • 央企携手各方力量 共塑中国企业全球形象
    第十届中国企业全球形象高峰论坛上发布的《中国企业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22》(以下简称《报告》)显示,超七成的全球受访者对中国企业的整体印象良好,与2021年相比增加了2个百分点;73%的全球受访者积极认可中国企业在维护和支持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贡献,相比2021年提升了6个百分点。整体而言,金砖国家和“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受访者对中国企业的认可度更高。中国企业国际形象日益提升的背后,离不开央企的领头羊作用,央企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携手各方力量,共塑新时代中国企业全球形象。
  • 6亿元定增资金落地 老字号广州浪奇育新机开新局
    2023年3月13日,广州浪奇发布“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发行情况暨上市公告书”,标志着公司已完成非公开发行股票计划。公告显示,此次定增募资的发行价格为2.69 元/股,发行股票的数量2.23亿股,募集资金总额6亿元。广州浪奇控股股东、市属国企广州轻工集团以现金认购本次发行全部股票。
  • 黑龙江“国之重器”企业的“新智慧”
    黑龙江拥有丰富的数字应用场景和广阔的市场空间需求,近年来正加快推进传统制造业“数智化”转型,老工业基地插上了数字化翅膀。截至目前,黑龙江共认定省级数字化(智能)示范车间225个,一批“国之重器”企业通过加快数字化转型,进一步筑牢工业经济的“四梁八柱”。
  • 改革再深化 持续释放国企活力
    当前,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主要目标任务已经完成。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张玉卓表示,党的二十大为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指明了新方向、作出了新部署。下一步将巩固深化三年行动成果,谋划新一轮深化国企改革行动,推动国有企业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 湖南娄底:民企挺进中部地区“材料谷”
    2021年11月18日,娄底市委书记邹文辉主持召开专题会议,强调钢铁新材和工程机械两大产业发展工作。他强调,要从更高层次抓好钢铁新材和工程机械两大产业发展,加快推进中部地区“材料谷”建设,为湖南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贡献娄底力量。
  • 中央企业合规管理办法发布 要求结合实际设立首席合规官
    国务院国资委发布《中央企业合规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通过部门规章对中央企业进一步深化合规管理提出明确要求。《办法》提出,中央企业应当结合实际设立首席合规官,领导合规管理部门组织开展相关工作,指导所属单位加强合规管理。
  • 上海国资国企助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自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上海国资国企积极投入,主动作为,通过建设高质量基础设施、提供高水平金融支持、打造高品质公共服务等措施推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助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入快车道。
  • 新央企“中国中化”正式揭牌 万亿级化工航母启航
    酝酿已久的“两化”重组终于尘埃落定。2021年5月8日,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揭牌成立。一家资产过万亿元、全球员工数量达22万人的中国化工行业领军企业由此扬帆启航。据了解,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总资产达1.4万亿元,营业收入超1万亿元,员工22万人,成为全球规模较大的综合性化工企业。中国中化的业务范围覆盖生命科学、材料科学、基础化工、环境科学、橡胶轮胎、机械装备、城市运营、产业金融等八大领域。
  • 江苏锚定高质量发展 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2022年,面对国内外多重超预期因素影响,江苏经济运行呈现持续恢复、回稳向好态势。加速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深入实施产业强链行动计划,全力推动外资提质增效……2023年,在抢时间、拓市场、拼服务、促发展上,江苏各地“奔跑”开局。
  • 提振民营企业信心 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经济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贡献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新增就业和企业数量。我们要以切实有效之举充分调动民营企业积极性,提振民营企业信心,激发民营企业创新创造活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 如何实现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
    民营企业在中国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促进民营经济健康高质量发展,对于国家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意义。民营企业家以及各地各部门要积极行动起来,运用好国家方针政策,为实现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信心和动力。
  • 不断迈上新台阶!96家国企跻身世界500强
    2022年6月17日,国务院国资委在“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向全社会公布了一组国资国企“成绩单”,全面系统展现了这十年来国资国企领域的辉煌成就。最新数据显示,进入世界500强的国有企业已从2012年的65家增长到96家。国企在船舶、钢铁、能源、建筑、水运、装备制造等领域打造了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行业领军企业。
  • 央企积极推动绿色转型发展:布局新能源产业 推进新技术应用
    央企加速产业转型与布局有利于发挥央企示范与带头作用,凸显绿色低碳产业的发展前景与市场潜力,带动其他企业的节能减排降碳与低碳投资热情,推动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当前,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央企加速布局新能源产业,推进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及封存(CCUS)技术研发与应用,推动绿色转型发展。
  • “央企入赣”推动赣南苏区振兴发展 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自2013年新一轮“央企入赣”工程实施以来,国务院国资委带动央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战略,通过政策支持、平台搭建、人才交流、产业帮扶、项目合作等方式,加快推进赣南苏区振兴发展。
  • 锚定“世界一流” 中国企业加快集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2022年11月7日,第五届中国企业论坛成功举办,该论坛主题为“集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多位企业家围绕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研讨交流思想,分享高质量发展经验。
  • 国企着眼全球培育支柱产业
    产业链、供应链是大国经济必须具备的重要特征,在关键时刻不能掉链子。当前,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产业链供应链面临调整和重塑,脱钩断链等风险挑战不可低估。2022年以来,中央企业以有效投资加快产业链强基础、补短板,保障产业链安全稳定发展。
  • 央企提质增效稳增长 深化改革启新局
    小编获悉,2023年国资委进一步优化完善中央企业经营指标体系,提出“一利五率”经营指标和“一增一稳四提升”总体目标,引导企业突出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扎实推进提质增效稳增长。同时,将组织开展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全面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